亲人被留置家属基本应对措施
当亲人被留置,家属如何从情绪崩溃到理性应对?笔者结合实务经验与《监察法》相关规定,建议采取以下五项基本核心措施:
一、确认信息,了解情况
1.核实是否收到正式的《留置通知书》,确认留置时间、地点等基本信息。若长时间未收到通知,可尝试联系当地监察委员会询问(对方有权不告知详情)。
2.了解《监察法》中关于留置的法律依据和程序,明确留置的适用条件和期限以及申请变更留置措施。
3.家属需要理解和接受亲人被留置的现实,理性应对。
二、立即寻求专业律师帮助
1.聘请熟悉职务犯罪和监察程序的专业刑辩律师,律师可提供法律指导、分析案件风险、指导家属应对调查人员询问。
2.如实向律师告知与被留置人相关的情况,包括工作、经济、社会关系等,以便律师进行专业判断。
3.建立核心决策小组:组建不超过3人的核心小组(建议有决策权的直系亲属及律师),共同商讨应对策略。
三、家属自身注意事项
1.避免不当行为:不要销毁、隐匿、伪造证据或串供;不要公开讨论或传播案情;不要慌乱处理财产,避免大额财产转移或异常交易。
2.配合调查但谨言慎行:如收到协助调查通知,应在律师指导下如实提供信息,对不确定的问题可表示不清楚,严禁使用不确定和猜测性不实信息。
四、做好生活与心理准备
1.稳定家庭生活:照顾好老人、孩子,梳理家庭财务状况,在律师指导下做好必要规划(如预留生活费、应对可能的财产强制措施)。
2.物品准备:按监察机关通知或要求准备必要生活用品(如衣物、眼镜、基本药品等)。
五、关注程序进展与后续衔接
1.留置期限(一般不超过3个月,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6个月),关注案件走向(如变更措施、解除留置、移送司法、作出处置等)。
2.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后,及时聘请专业律师开展辩护工作。
关键提示:
1.保持冷静,相信法律程序,避免冲动行事。
2.不要相信任何“捞人”的许诺,谨防诈骗。
3.配合调查但严格遵守法律,保护好自己和亲人的合法权益。
4.与律师保持坦诚沟通,听取专业意见并配合工作。
作者简介:北京市浩伟律师事务所 赵正彬律师
显示全部
收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