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营企业职务犯罪谁来管辖
民营企业职务犯罪的管辖权主要由以下机关负责:
1.公安机关
对于民营企业员工涉嫌职务侵占、挪用资金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等职务犯罪,一般由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管辖。若犯罪行为实施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(如取证便利、便于教育挽救等),也可由这些地公安机关管辖。
2.监察委员会
若民营企业人员涉及与公职人员共同犯罪,或存在利用影响力受贿等特定情形,监察委员会可能介入管辖。但一般民营企业内部职务犯罪主要由公安机关负责。
3.人民检察院
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,案件移送至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,由检察院决定是否提起公诉。
注意事项:
若管辖权存在争议,可由共同上级公安机关或监察机关指定管辖。
企业报案时,建议优先向工作单位所在地公安机关提交材料,并注意收集合同、财务记录、证人证言等证据,以支持案件受理。
以上规定依据《刑事诉讼法》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及《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》等法律法规。具体案件需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管辖机关。
显示全部
收起